欢迎登陆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产经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动态>> 产经要闻
牢记嘱托 | 这一年,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9     分享:

我们的技术装备能力有多强

在海洋能源领域

就能探多深,走多远


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圆梦超深水,将自主设计建造的超级装备“深海一号”能源站稳稳立在南海1500米水深的海域。


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推进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加紧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力求更广、更深、更高程度打开海洋油气装备能力新局面。




中国海油

海洋油气装备图鉴


 在文章后半段 

  不要错过哦~  


广

超级装备全链布局

如果说“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中一颗闪亮明星,那么这一年来中国海油“这片海”可谓群星闪耀。


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列装深水物探船,实现了我国海洋地震采集装备的国产化;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平台完成海上安装,标志着我国已完整掌握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制造安装的成套关键技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容积27万方全容式LNG储罐开工建设,意味着中国海油在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自主设计和建造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装备之心”重点击破

国产化技术装备研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国海油在科研投入方面力度强劲。2020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即便如此,中国海油科研投入较2019年增长超1亿元。


近一年,中国海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点开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技术已实现全规格、全功能作业能力覆盖,一次入井成功率提升至92%;我国自主研制的拖缆采集装备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化深水聚酯缆经受住了数个台风的考验,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用……

智能装备升级赋能

数字化时代,超级装备正越来越多地获得智能化系统的赋能。


生产运营数据平台伴随“深海一号”的投产同步采集了最宝贵的第一批数据。大量传感器、智能仪表、摄像头、机器人与系统联通形成生产物联网的“神经网络”,实现对现场生产数据的采集与管控,为生产运营智能化提供数据基础和资源保障。


放眼中国海油,全自动固井设备、隔水管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工业物联网等智能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勘探、钻井、生产等各环节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6月下旬,中国海油6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全部完成验收。


说了这么多

中国海油海洋油气装备能力

到底有多强?







接下来

请不要眨眼

让装备们来亮个相吧!


超级装备

闪耀四海


1

勘探钻井

中国海油拥有亚太地区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和技术设备,钻井船队规模全球第一,地震勘探船队规模全球第三,自主研发的先进地震勘探装备和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物 探 

“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721”姊妹船是12缆深水物探船,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能高效、精确、大面积、高质量地进行三维地震采集作业。


中国海油自研

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


海途

综合导航系统

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燕

拖缆控制装备

能控制海洋地震勘探拖缆在水下100米深度范围内上下平稳运动。

海源

震源控制系统

控制响炮时间的精度达0.05毫秒。

海亮

拖缆采集装备

装备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检波器,将大幅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左右滑动查看


 勘 察 

海洋石油

708

2021年6月,完成南海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重点项目,刷新了我国依靠自主力量进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钻进作业深度和作业水深两项纪录。


 钻 井 

奋进号

2011年入列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2014年发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

兴旺号

2014年入列

设计环境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具备极地海域作业能力。

海洋石油

982

2018年入列

配备世界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和钻井系统。

深蓝探索

2021年入列

全球首艘获得挪威船级社智能认证的钻井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明星”钻井平台


Escool

高温高压电缆测井系统:

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能在复杂恶劣地质环境下准确获取地层各项参数,将数据实时上传地面。


璇玑

旋转导向和随钻测井系统:

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已实现全规格、全功能作业能力覆盖。今年4月,我国首条“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



2

建造安装

中国海油拥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程总承包能力,总体设计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拥有超400万平方米大型海洋工程制造基地,海上安装能力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完成了国内超95%的海上油气工程建设,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油气工程建设“国家队”。


 吊 装 

“蓝鲸”船是一艘大型自航式全回转起重工程船,参与“深海一号”能源站大合龙作业中17次、共500余吨吊装作业。

中国海油拥有包括“蓝鲸”“蓝疆”在内的多艘起重作业船,最大起重能力7500吨。


 拖 航 


“深海一号”能源站拖航作业是国内首次5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平台超高超宽超深湿拖作业。本次拖航主力设备为世界顶级水平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81”“海洋石油691”。

中国海油目前拥有160余艘工作船,具备拖带、深海起抛锚、供应和平台守护等作业能力。


 铺 管 

“海洋石油201”船参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海管铺设、钢悬链立管回接等海上作业,创造了我国超深水海管铺设水深及铺设效率双重纪录。 

中国海油形成了包括“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202”“滨海109”船等在内的铺管船队,海管铺设规格实现了全尺寸、几乎全类型的覆盖。


 结 构 物 安 装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锚链回接、脐带缆/软管铺设、吸力桩安装等作业中,相继投入多艘深水多功能作业船舶。 

中国海油拥有5艘深水多功能作业船舶,具备3000米水深水下安装、调试、维修作业能力。


 水 下 作 业 

ROV(水下机器人)参与了“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几乎全部水下作业,在施工中连续在海底坚守219小时,刷新国内ROV单次下水最长时间纪录。

中国海油拥有从轻型、浅水、观察级到重型、深水、作业型的完整ROV装备17台。



3

生产设施

中国海油在各海域共有在生产平台和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超300座,作业水深可达1500米。部分油气田完成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可实现远程遥控生产。


 浮 式 


浮式风电

文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浮体将应用于我国首个水深过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


圆筒形

FPSO

亚洲首艘圆筒形FPSO,将应用于流花二次开发项目。“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国产聚酯缆将用于该项目。


海洋石油

119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的核心装置,拥有国内最复杂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


“深海一号”能源站

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固定式平台 

海基一号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标志着我国已完整掌握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制造安装的成套关键技术。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关键装备,包括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管汇等设备。一年来,中国海油国产化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研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6月6日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调试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交付。

6月14日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


在一个又一个

像“深海一号”这样

看似不可能实现的项目中

我国海洋油气技术装备能力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华丽蜕变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