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经济日报》以整版的形式,对辽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其中,详细介绍了沈鼓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建设,一举解决了大型工业设备“及时性维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安全—— 文章节选 …… 乙烯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水平,沈鼓生产的乙烯装置用压缩机正是乙烯工业的“心脏”。今年4月份,由沈鼓集团测控公司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清华大学等联合申报的“旋转机械时频域融合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可有效提升石化装备智能故障的诊断水平,做到“及时性维护维修”,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安全。 “叮叮”,收到一条“石化客户设备运转异常”消息后,沈鼓集团测控公司技术人员立即打开电脑,输入账号,多台压缩机运转情况跃然“屏”上。很快,他拨通故障方“接口人”电话,说明了异常原因与解决方案。一个多小时后,客户告知:“故障被及时排除。”这是测控公司副总经理佟立臣身边常见的工作场景之一,他告诉记者,“对于石油化工这种‘流程工业’来说,如果压缩机坏了,所有流程都会瘫痪,一天可能损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个获奖的‘旋转机械时频域融合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为石化产业装备安全作出了贡献”。 不过,这些插上工业互联网“翅膀”的“大块头”,距离真正发挥互联效果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差在联通,各自为战,形成了“信息孤岛”,更多的是“线对线”,还没有形成“网联网”;差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我们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仍主要是‘企业云’,即互联的大多是我们的上下游客户。”佟立臣坦言,辽宁各大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未形成“全网”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