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随着这一声报告,标志着宝世顺公司成功攻克110毫米内锥孔加工难题,顺利完成西三线项目首批30根D1219×22mm规格内锥管的加工任务。
千方百计响应客户需求
“内锥孔”钢管(简称内锥管)是采用锥孔型内坡口的钢管,锥孔型内坡口可以使变壁厚钢管环焊缝实现等壁厚焊接,有利于降低变壁厚环焊缝因截面几何形状变化产生的应力集中,促进焊缝成形,进而减少根部未熔合、未焊透等缺欠,从而提高环焊缝无损检测的检出率,对提高变壁厚钢管环焊缝的焊接质量、提升管道本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宝世顺公司营销团队进行西三线(中段)项目现场走访,在与项目部进行现场售后服务和技术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业主有内锥管的急迫需求,但是由于质量要求太高、加工难度太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厂家承接。
宝世顺公司具备锥孔坡口的加工能力,本着积极服务客户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产品多元化服务优势的初衷,经过与公司内部相关技术人员迅速对接,反复开展技术论证,确认可行后最终顶住压力承接了此次直缝管变壁内锥孔坡口的业务。
全力以赴攻克技术难题
内锥孔钢管加工的最大难点在于锥孔的长度,内锥孔长度每增加1mm,质量稳定性和加工难度都会呈几何倍数增加。目前国内管线内锥孔加工长度最高纪录为80mm,本次“西三线”项目需要内锥孔加工长度达到110mm,不仅是锥孔长度长,而且对锥孔的壁厚均匀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化范围要求从原来的0-1.25mm提高到了0-1mm。这看似微小的30mm长度和0.25mm壁厚精度的变化,实际上已经增加了难以想象的挑战,也让众多厂家望“难”却步。
宝世顺公司弯管工厂接到内锥管加工的攻关和生产指令,工厂立即组织核心技术人员、专家技师、岗位能手等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制定方案,不断论证,反复试验,全力以赴攻克加工难题。
一遍又一遍的沟通、讨论、尝试,失败再推倒重来。他们从不放过任何提升的细节,通过改造刀头、刀杆、刀盘,加固仿形轮,增加碟簧组数,在坡口机底座设定标尺等方法,以及岗位员工提前测量弯管在坡口机的平衡度,并提前标定坡口长度等,把加工的精度一点一滴向上积累。内锥孔壁厚均匀性一点点提高了,最终实现了保证0-1mm范围的壁厚精度偏差和管端内锥孔长度,提高了刀头的浮动量范围,实现了该项目内锥孔加工的技术要求。
技术难题被成功攻克,宝世顺公司也成功迈进内锥管加工的新领域。
全心全意做好项目保供
难题已被破解,“干”字已在弦上。弯管工厂迅速响应,立即全速开始了加工生产。30根钢管的加工,从制定方案到实验,再到试生产和固化工艺参数,再到正式生产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72小时。
8月17日,弯管工厂完成全部30根110mm内锥孔直缝埋弧焊钢管交库的同时,防腐工厂此时此刻也没有片刻停歇。
生产前期,防腐工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对“锥口”尺寸、形貌、壁厚等数据进行收集。并针对锥口尺寸是否影响连接器应用,管端壁厚差异是否影响涂敷控制,锥口宽度是否影响预留尺寸要求及与常规壁厚钢管的涂敷衔接,还有有效识别等问题逐一进行排查解决。防腐工厂还为内锥管“量身”制定了涂敷控制措施,通过各工序有效沟通协作及精准操作,“锥口”处防腐层外观良好,涂层厚度等质量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8月23日,防腐工厂顺利完成了30根西三线D1219×22mm内锥管的内、外防腐任务,为此次“特殊”钢管加工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